close

緣際會來到嘉義縣小村落拍拍照,二個陌生臉孔來到寧靜的小社區,吸引了社區理事長前來問候。

我倒是很好奇,這悠靜的農村社區,卻有美麗、乾淨的景致,是怎麼辦到的?

話匣子一打開,理事長聊起了嘉義縣義竹鄉埤前社區的點點滴滴。

 

照片 287.jpg

 

留在社區的人大多是一些們離不開這裡的人,守著自己的土地,領的是政府補助的年金,

他們出不去,到外地去,他們沒法生存,而年輕人也回不來,回來這裡就沒工作,農村社區是封閉的,裡面的人出不去,外面的人進不來。

理事長說:「我很明白那些老人家在想什麼! 他們每天坐在門口等,等著何時孩子要回來? 何時孫子會回來?」

就這樣,日復一日,村子沒了生氣! 老人家每天都只有等等等! 農村本該如此嗎?這些人就只能這樣?

理事長自己在10幾歲時,眼見農村日益蕭條,他曾自怨自艾的想,為何他要生在農村?

因此有能力時,他迫不及待的要離開農村,到都市工作,養家活口,

現在兒女長大,想起他的家鄉,那一個剪不斷的情感的家鄉,於是他回鄉,為自己的家鄉社區,盡一份心力。

 

照片 291.jpg 

理事長回想初踏入社造的日子,社區許多人只是把「社區發展協會」當做是一個單位,

一個跟自己無關緊要的一個單位,事不關己。

理事長慢慢的跟社區的人溝通,一次二次,二次三次,實地做給大家看。

社區的人漸漸的從冷眼旁觀到主動參與,社區改變了!

 

照片 288.jpg 

農村再生也改變了他們,理事長指的我們拍照的地方,一個美麗的生態池,

 這裡原先是一處堆積了50年的垃圾地,每個人經過必須掩鼻而過,晚上也太不趕經過,一直是是社區的「毒瘤」。

他們想要改變,他們跟嘉義縣環保局申請經費,處理數十車的垃圾,

接著他們參加了培根計畫—農委會水保局的人才培育計畫。

開始了農村再生,現在是一處擁有美麗生態池,社區居民悠閒的好地方。

 

我好奇的問,那居民改變了什麼? 理事長笑著說,改變的可多了!

社區變美了,心情就變好了,開始主動積極參與社區的事,常來問:有沒有我們幫忙的地方?大家互相關心,

而且孩子孫子們回來,看到社區變的美麗了,回家不再只「搵醬油」,開始會留下來多住幾天,也很愛常常回來。

他們笑的更開心了! 以前只是在家等孩子孫子回來,現在呀! 社區的人可忙的~

理事長說:農村再生改變了他們農村。

 

我不是很懂農村再生,但我懂得理事長因為社區改變,看到農村未來的快樂!

 

照片 294.jpg 

雖然是個鐵皮屋,因為彩繪而變的生動了!

 

 照片 298.jpg

埤前社區的信仰中心,同時也是老人家閒嗑牙的好地方。

 

 

照片 296.jpg 

這是另一處專屬於婆婆媽媽聊天的地方。(好可愛的牆呀!)

 

 

照片 301.jpg 

這個銅環是以前綁牛隻用的,現在這塊地,未來會變的不一樣囉~

 

 

照片 293.jpg 

樸實的埤前社區,適合來這裡漫步,體會台灣傳統農村之美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Clar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9) 人氣()